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列表
  • 文明善行需要受到善待

    文明善行必须受到善待,文明促进条例立法固然离不开对不文明行为的惩处,但依法鼓励善行,树立人们对道德文明的信心与信仰,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会让道德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法制日报 | 2019-11-27 16:18
  • 人民网评:"操场埋尸案"启示"苍蝇"级保护伞更要连根拔!

    下一步严格审判,真正把此案办成一个修复司法正义的铁案,给基层“蝇贪”“蚁贪”和渎职无为者猛敲警钟,让人民群众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

    人民网 | 2019-11-27 16:17
  • 人民网评:让知识产权保护“设计图”变“施工图”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就是激活发展动力。

    人民网 | 2019-11-26 09:42
  • 人民网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为何因此处理4217人?

    要杜绝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发生,既要严肃查处问题,又要坚持标本兼治。

    人民网 | 2019-11-26 09:41
  • 对年轻人立遗嘱 不妨宽容以待

    年轻人不再将立遗嘱作为“不吉利”的事情来对待。而是将其作为珍惜当下,好好生活,规划未来的一种表达载体。

    北京青年报 | 2019-11-26 09:40
  • 网贷花样陷阱亟须“花样治理”

    对于网贷花样“陷阱”亟须“花样治理”。

    北京青年报 | 2019-11-26 09:40
  • 打击网络犯罪要技术革新

    打击网络犯罪,事关网络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幸福,必须众志成城、同心协力。

    人民日报 | 2019-11-25 10:02
  • 医保电子凭证让看病报销不再“堵”

    医疗信息化需要统一标准,应该注重顶层设计,国家医保局推出的全国医保电子凭证,值得寄予积极期待,但各地医院如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统一步伐、少走弯路,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北京青年报 | 2019-11-25 10:01
  • 直播平台理应对内容负责

    网络平台并非法外之地,唯有用户与平台共同遵守法律规定与社会公德,包括直播平台在内的各类网络平台才能健康发展。

    齐鲁晚报 | 2019-11-25 10:00
  • “流浪狗安乐死”是治理狗患的次优选择

    狗患的根源在于人,正是部分养犬者的不负责任,不想养时就随意遗弃,导致大量流浪狗产生。

    齐鲁晚报 | 2019-11-25 09:59
  • 城市监控,不要“亮瞎眼”,也不要“睁眼瞎”

    道路监控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述,既可以维护交通秩序,又可以为警方提供线索,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但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监控设备进行全面“体检”,一方面治理干扰视线的“亮瞎眼”,另一方面剔除年久失修的“睁眼瞎”。

    光明日报 | 2019-11-22 09:23
  • 给“明星村”减减负

    给“明星村”减负,既要营造深厚氛围,更要抓好工作落实、付诸实际行动,特别是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

    南方日报 | 2019-11-22 09:22
  • 网络募捐平台何去何从?

    公开、透明、诚信是公益事业的基本底线,对待这些问题,平台必须回答。

    南方日报 | 2019-11-22 09:22
  • 花式“求好评”这股歪风,是该治治了!

    卖家为了“求好评”,演技都是“棒棒哒”。   

    人民网 | 2019-11-22 09:18
  • 让快递箱尽快循环起来

    快递箱可以循环起来,也应当循环起来。多开动脑筋、多探索尝试,引导更多群体参与其中,好理念、好办法就能最终落地。

    北京日报 | 2019-11-21 10:13
  • 乱象层出,直播平台需真正扎稳责任篱笆

    监管部门进一步创新监管手段,主动治理的同时,直播平台和企业更应继续完善内容把关机制,落实好主体责任。如果一味追求流量、人气和不断增长的财报,而漠视公共责任和社会公共利益,到头来只会迷失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人民网 | 2019-11-21 09:34
  • 严防城市窨井成致命陷阱

    只要完善疏通市民投诉和反映问题的渠道,限定窨井权属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否则就依法严加问责处罚,城市窨井盖是可以不沦为致命陷阱的。

    北京青年报 | 2019-11-21 09:33
  • 成为理性的“剁手党”是道现实题

    熬夜剁手狂欢购物后,才发现自己购了一堆并不需要的东西,具有这样的经验和体验的“剁手党”们不在少数。

    红网 | 2019-11-20 11:01
  • “一条路5个名”呼吁城市治理精细化

    马路名称是公众实现日常快速定位的重要标尺,唯一性应是其基本特征。一条路出现5个不同的名称,不仅会给群众生活带来困扰,更会损害城市的整体形象,但归根究底,其背后所折射的仍是城市治理混乱问题。

    红网 | 2019-11-20 10:56
  • 论文造没造假,还需“查完再答”?

    在学术不端“暴雷”级别越来越高的今天,曹雪涛校长的疑似论文造假事件确实令人瞠目。

    红网 | 2019-11-20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