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列表
  • 让我们一起奔跑

    新的一年,让我们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一起为了梦想勇敢奔跑吧!

    人民网-人民日报 | 2020-01-02 10:09
  • “有案必立”筑牢农民工讨薪司法保障

    解决欠薪纠纷,关键在于仲裁和诉讼。

    北京青年报 | 2020-01-02 09:58
  • 最好的保护,就是让非遗被更多人“知道”

    推选表彰“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其意义更在于引领示范,树立起非遗保护的典型。

    光明日报 | 2020-01-02 09:51
  • 迈向梦想成真的伟大时代——2020年新年献词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新华网 | 2019-12-31 11:19
  • 不忘来路 阔步向前——写给征途上的我们

    你好,是欢迎,也是希望。面对2020,便要瞭望前进的方向,抵达更诗意的远方。

    新华网 | 2019-12-31 11:18
  •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

    抓住历史机遇,携手共同发展,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这是跨越种族、信仰、国别的伟大进步事业。

    人民日报 | 2019-12-31 10:09
  • 教育惩戒权不是体罚的避风港

    惩戒是出于教育的目的,体罚则是基于暴力的逻辑。教育惩戒权不是“体罚”的避风港,无论什么年代,为人师者总要审慎使用职业权利、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北京青年报 | 2019-12-31 09:53
  • 人民网评:民法典草案是时代价值、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

    民法典草案体现的中国民法浓厚的时代性、鲜明的民族性,实际上也是立法过程中文化自信的外在表征。

    人民网 | 2019-12-31 09:53
  •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人的发展,激发人的力量,尊重人的价值,将进一步打开个体的自由发展空间,从而拓展社会和国家的进步空间。有梦想就有方向,有机会就有舞台,有奋斗才有未来,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每个人都有机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经济日报 | 2019-12-30 09:28
  • “胖五”复飞,梦想再出发!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追梦征程,我们同在。长征五号,祝贺你!中国航天,祝福你!

    新华网 | 2019-12-30 09:26
  • 加强法治保障,给民营企业更多安全感

    编者按: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占了我国90%以上的企业数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民网 | 2019-12-30 09:20
  • “七赛七比”,永葆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斗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的决战决胜之年。近日举行的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0年是“重点工作攻坚年”,全省上下要以攻坚的状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趟“地雷阵”,头拱地、向前冲,不达目的不罢休。

    大众网 | 2019-12-29 16:37
  • 全面放宽落户条件体现城市化“以人为本”

    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目的也是“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原则和宗旨,中国城市化进程值得寄予乐观期待。

    北京青年报 | 2019-12-27 13:48
  • 打击电商“虚假评论”亟须技术创新行业共治

    加强与各方协作,聚合更多社会资源,吸纳各种富有成效的创新经验和模式,有利于互联网平台从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创新,以便更好堵住以往的安全漏洞,提升管理效能,从源头、交易链条等多个方面打击黑灰产,不断压缩其生存空间,为未来彻底治本黑灰产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青年报 | 2019-12-27 13:48
  • 人民日报评论部:跨越雄关,我们走在大路上

    时间是万物的尺度,刻写下中国人民闯关夺隘的不平凡历程。站在2019年的岁尾回望,一连串闪光的时间刻度,标注着这个不平凡的年份。

    人民日报 | 2019-12-27 09:49
  • “须签67年车位租赁协议”,要让违法者受惩处

    一次性签署67年的有偿使用协议属于无效协议,且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对此进行干预,让这种违规的开发商受到应有的惩处。

    齐鲁晚报 | 2019-12-25 10:10
  • ETC“好事不讨好”,需找准背后病灶

    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必须要有对象意识和服务意识,防止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窠臼。把民生“小事”真正办好,需要好思路,更需要好耐心和好服务。

    人民网 | 2019-12-25 09:13
  • 人身损害赔偿“同命同价”,回应公众关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最朴素的法治常识。人身损害赔偿“同命同价”诠释并捍卫了公民平等权、推进了司法进步、促进了社会公平。

    工人日报 | 2019-12-25 09:11
  • 公共场所“标配”急救设备,留住更多宝贵生命

    提升全社会对公共场所配备必要急救设备、设施的重视程度,立法规范,尽可能挽救生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人日报 | 2019-12-25 09:10
  • “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意义重大

    私人生活安宁不仅意味着一种安然有序的外在秩序,也意味着一种相安无事、从容不迫的祥和内在生活状态、心理境界。进而言之,私人生活安宁不仅关乎个人的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北京青年报 | 2019-12-24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