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列表
  • 【中国稳健前行】抗疫彰显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面临这次疫情“大考”,人民性、集中性、协调性、连续性和高效性等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突出优势得到了全面展现。

    求是网 | 2020-04-28 12:46
  • 坚持营养阅读才能遇见更好

    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十几年来,“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氛围越来越浓郁,国民阅读率一直处于上升势头。应该说,去年的国民阅读率数据还是不错的,值得肯定,但细看数据,有些短板值得重视。

    北京青年报 | 2020-04-23 13:33
  • 保护未成年人要综合施治

    防止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发生,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多方施策

    人民网 | 2020-04-23 13:18
  • 病毒溯源要以科学为依据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要以科学为依据,由科学家和医学专家去研究。

    人民网 | 2020-04-23 13:10
  • 正规品牌搞“山寨维修”实为砸牌子

    “重售出,轻售后”是家电行业存在了多年的顽疾。消费者购买家电时,销售商往往吹得“天花乱坠”,售后承诺也“完美无缺”。不过不少消费者使用家电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则要付出高昂的维修成本,既包括经济成本,也包括时间成本等。

    北京青年报 | 2020-04-22 13:57
  • 汲取秦岭违建这个“大教训”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无论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之大事。

    人民网 | 2020-04-22 13:35
  • 疫情下生态环境变好疫情结束后呢

    人类把自我禁锢起来,出让了空间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让生态和环境达到了人们千方百计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这固然对人和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反映出,这是人类的一种被动的行为。如果疫情结束,人们的报复性消费上来,生态和环境还会这么好吗?答案可能都不用多想。

    北京青年报 | 2020-04-22 10:48
  • 从打落树叶到打落花瓣 逆生长的是形式主义

    一座城市对待残花落叶的态度,对待环卫工等劳动者的考核标准,折射出的是城市的人性温度和治理能力。唯有打破环卫考核形式主义,尊重花谢叶落的自然规律,尊重环卫工的劳动规律,城市才能真正打造内涵之美、人性之美、文明之美。

    北京青年报 | 2020-04-22 10:42
  • 用科学理论指导企业攻坚克难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对企业生存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实际行动,努力在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担当使命,在应对疫情冲击中展现作为,充分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人民网 | 2020-04-22 10:40
  • “直播带货”创新消费方式

    线上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人民网 | 2020-04-22 10:39
  •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对冲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基点。

    人民网 | 2020-04-22 10:37
  • 全力守护我们“稳稳的幸福”

    空中课堂,“云”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专家讲座……结合疫情防控,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强化人们的安全观念、培养安全意识。国家安全日,全民在行动。

    人民网 | 2020-04-15 16:15
  • 强化从国门到家门“全链条防控”

    从近期境外输入病例关联本土病例确诊的情况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中,做好“外防输入”是“内防反弹”的前提条件,从严把好入境关口至关重要。减少不必要跨境流动、入境核酸检测、集中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须继续严格执行,不能有任何疏漏。只有守住疫情境外输入关,才能进一步做好“内防反弹”工作。

    北京青年报 | 2020-04-14 10:01
  • 绷紧的弦,现在还不能放松

    随着疫情防控举措进入常态化,不少地方一度绷紧的防线变得松弛,一些公共场所变得拥挤不堪,让人捏一把汗。要知道,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疫情防控并没有“撤防”。此时此刻,多一些警觉和防范,比盲目的乐观和热闹更重要。

    人民网 | 2020-04-14 09:56
  • 以抗疫为契机 加快推进控烟戒烟

    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吸烟可能会加剧发展成重症的风险。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著名控烟专家王克安透露,“国内外最新研究显示,此次新冠肺炎患者中,吸烟男性患者重症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男性患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表示,人们最好戒烟戒酒来抵御新冠病毒。

    北京青年报 | 2020-04-13 08:58
  • 爱卫运动是抗疫人民战争重要保障

    爱国卫生运动是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让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获得了更强大持久的动员保障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仅要为疫情防控奠定良好基础,还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与健康治理,不断改善城乡环境,着力解决突出卫生问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北京青年报 | 2020-04-13 08:49
  • 扩大内需必须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

    人民网 | 2020-04-13 08:44
  • “解封”重启活力 防控不可放松

    “解封”不是胜利,只是通向胜利的必然过程。要始终把安全摆在首位,构建“解封”条件下更加紧密的社区防护网,持续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

    北京青年报 | 2020-04-09 13:54
  • 善于化危为机

    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很多历史进步,是在排除万难中取得的。无论是先进的制度、高效的治理,还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先进的科技,都是从解决现实问题、回应现实需要中产生的。激发“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必胜信心,把握“危机变契机”的发展可能,我们必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用进步之得弥补危机之损,守护好人民的根本福祉。

    人民网 | 2020-04-09 13:50
  • 平凡劳动者的不平凡作为

    全社会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各司其职,团结成为战胜疫情的命运共同体。疫情当前,全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的意志力和非凡的凝聚力。不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经济发展,每一个非凡成就,都是由点滴平凡累积而成;国家的繁荣强大,总是要建立在广大劳动者只争朝夕的奋斗之上。

    人民网 | 2020-04-07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