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耀征程|当移风易俗遇见自然资源保护 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明变革
自然资源保护与移风易俗看似分属不同领域,实则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共同演绎着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明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生态环境的守护,更深刻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在观念重塑、行为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层面,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深远意义。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移风易俗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双向互动,首先体现在观念的相互塑造上。移风易俗致力于打破传统习俗中一些陈旧、不合理的观念,如铺张浪费、过度消费等,引导人们树立简约、文明的生活理念。当这种理念与自然资源保护相遇,便催生出珍惜资源、敬畏自然的生态价值观。摒弃豪华葬礼、大摆宴席等习俗,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主动参与到资源保护行动中。
行为的转变是移风易俗与自然资源保护双向奔赴的重要体现。传统习俗中,部分行为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消耗与破坏,如祭祀时焚烧大量纸钱、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浪费纸张、火药等资源,还污染环境。移风易俗通过推广文明祭祀方式,如网络祭祀、鲜花祭祀等,直接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力地支持了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与此同时,自然资源保护行动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垃圾分类的推行,让人们养成了将废弃物分类投放的习惯,这一行为的转变又逐渐融入社会习俗,成为新的文明风尚。在这样的双向作用下,人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着社会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
从长远来看,移风易俗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双向奔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移风易俗营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使自然资源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资源保护的强大合力,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人们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资源的浪费与消耗大幅减少,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和改善。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又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生态保障。保护好森林资源,不仅能维持生态平衡,还能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助力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这些成果进一步坚定了人们移风易俗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决心,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行。
当移风易俗遇见自然资源保护,二者相互交织、协同发力,这场双向奔赴,既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对自然资源的珍视与守护,更是人类社会迈向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刘乾)
- 聊诚评|移风易俗领风尚 文明新风润万家2024-10-29
- 星光耀征程|移风易俗织就文明新风尚的斑斓画卷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