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廉洁为基,行稳致远

2025-04-28 15:27: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廉洁从政是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基层干部必须遵守党的廉洁纪律,切实推动《规定》落实落细,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以“廉”为魂,厚植“崇廉”之志。“无廉则如无根之木,无勤则似无桨之舟。”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廉洁不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是关乎党的执政根基、群众切身利益的政治要求。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创新教育形式,既要用好“三会一课”等传统载体,又要善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微视频、情景剧等生动形式增强学习吸引力,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筑牢思想防线。同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让基层干部在革命先辈事迹中感悟初心使命,让崇廉尚洁成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还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干部见贤思齐,让“克己奉公、守望相助”的风尚通过党员干部“口口相传”,使廉洁从政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让基层干部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思想上筑起坚不可摧的“廉防线”。

  以“廉”为镜,常照“省廉”之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要深刻认识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的深刻内涵,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反思自己在惠民政策落实、群众诉求处理等工作中是否存在偏差;结合案例警示,通过剖析身边违纪违法案例,切实把纪律要求内化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开展“扪心三问”活动,定期自问“权力用对了吗”“好处心动了吗”“红线守住了吗”,在自我叩问中保持清醒;善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在组织生活会上主动亮思想、晒问题,深入查摆在服务群众、落实政策中的廉洁风险点,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改,在持续改进中提升廉洁从政水平。

 以“廉”为盾,巩固“护廉”之堤。“廉者,政之本也。”基层干部手握“微权力”,身处服务群众第一线,更应坚守廉洁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要善用“制度之盾”,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程序,在惠民政策落实、集体“三资”管理、民生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始终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成为民心工程、廉洁工程。要织密“监督之网”,畅通监督渠道,通过设置村务公开栏、建立微信群、召开“阳光问政”座谈会等方式,让群众监督触手可及;完善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定期向群众“交账”“晒单”,使干部在“聚光灯”下工作,实现从“要我廉”到“我要廉”的深刻转变。同时还要筑牢“问责之墙”,构建权责清晰、惩处有力的责任追究体系,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文/李银芳)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