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小巷公交”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2025-04-14 20:53:0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为方便领秀城片区居民出行,填补泰和路、领信路、良秀路等部分道路公交线路空白,4月12日上午,济南公交集团南部分公司开通543路“小巷公交”。(4月13日《济南时报》)

  在城市部分老城区,很多街巷的道路比较狭窄,普通公交车难以进入,居民出行需要走到较远的公交站点乘车。这种情形对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群体来说,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更为突出。济南市开通543路“小巷公交”,进入小街小巷,驶入“寻常百姓家”,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应该为之叫好。笔者认为,“小巷公交”满足部分居民出行的切实需求,解决了民生痛点问题,值得大力推广。

  事实上,相较于传统的公交车,“小巷公交”一般采用小型的纯电动车辆,车身窄、转弯半径小,能适应狭窄街巷、坡陡弯急等复杂的路况,具有里程短、周转快、出行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在小街小巷自由穿行,弥补了常规公交车无法通达狭窄、弯急道路的短板,从而像流淌在城市街巷“毛细血管”里的血液,实现城市公交“微循环”。

  开通“小巷公交”,一方面,以精细化服务破解城市交通末梢难题,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务的便捷性和普惠性,为小街小巷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出门就能乘坐公交车的便利,也能让一部分居民放弃私家车出行方式,选择乘坐“小巷公交”,将有利于纾解城区交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干道拥堵。此外,“小巷公交”为绿色纯电动车辆,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可以说,“小巷公交”一举多赢。

  “小巷公交”驶进小街小巷,实现居民“家门口乘公交”,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种让居民出行“零距离换乘”的惠民举措,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总之,“小巷公交”作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创新实践,济南市带了一个好头。其灵活性和便捷性,为不同规模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方便居民出行的途径,期待各大城市类似“小巷公交”越开越多。(文/丁家发)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小巷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