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耀征程|亚冬会东风起,潍坊冰雪如何逆袭出圈?
当哈尔滨亚冬会的火炬点燃北国冰原,一场属于亚洲的冰雪狂欢正在倒计时。
2月7日,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2月8日,在亚冬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上,潍坊选手刘昊宇为中国队摘得一枚银牌。
这场盛会不仅牵动着东道主的神经,更让千里之外的潍坊嗅到了破局契机——
当冰雪经济从东北的"专利"变成全国文旅的必答题,这座以风筝闻名的城市能否借势撕下"冬季旅游荒漠"的标签,在寒风中书写新的传奇?
躺在传统产业温床上的城市,终将在冰雪经济时代冻僵手脚!
潍坊文旅人应该清醒认识到,随着"三亿人上冰雪"的国策推进,张家口的冬奥遗产仍在发光,成都旱雪馆吸引着南方客群,冰雪经济早已突破地理界限。
当青州滑雪场造雪机轰鸣时,我们不是在建造游乐设施,而是在搭建城市转型的跳板。
从工业齿轮到冰雪经济,这场蜕变需要政府用真金白银融化观念坚冰,更需要企业家以破釜沉舟的勇气重构产业版图。
没有文化魂魄的雪景,不过是会融化的装饰布景!
某些地方把冰雪节办成糖球会翻版,在冰雕旁硬塞烤鱿鱼摊位的做法,暴露的是创意的贫瘠。
潍坊手握王牌: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朱砂可以点染冰灯,聂家庄泥老虎的憨态能化身雪雕IP,高密剪纸的纹样足够让滑雪服设计惊艳出圈。
文旅融合的精髓,在于让文化基因在冰雪中自然生长,而非简单物理叠加。
城市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拒绝握成拳头的手终将被冰雪冻僵!
某些地市还在为滑雪场客源搞地方保护时,智者已在布局"山东冰雪走廊"。
潍坊完全能够联动青岛的海洋温泉、烟台的葡萄酒庄园、威海的白天鹅栖息地,打造"冰雪+温泉+生态"的黄金三角。
当鲁中山地滑雪与胶东半岛度假形成闭环,山东冬季旅游版图将迎来真正的质变。
站在亚冬会的聚光灯外,潍坊更需要冷思考:冰雪旅游不是东北的复制粘贴,而是地域特色的创造性转化。
追赶者永远在复制,破局者始终在创造!
当临朐淹子岭的雾凇遇见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当青州古城的雪夜亮起红灯笼,这座敢把风筝放上天的城市,理应飞出更惊艳的冬季弧线。
2025年的冰雪盛宴,潍坊要做的不仅是分一杯羹,更要端出自己的特色菜。(文/张洪玉)
- 漫评|“冰雪经济”助力“冷资源”变身“热产业”2024-11-08
- 释放冰雪动能,点燃冬日经济2023-12-01
- 凝聚团结力量 奏响时代强音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