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回望极不平凡的2024年,最动人的是人民情怀,最暖心的是民生温度。这一年,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万多个,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惠及5000万户家庭……发展向前,民生向暖,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答卷在不断书写,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每个普通人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深刻。从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到开展新一批次国家药品耗材集采;从上海支持用人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到安徽加快建构立体化“数字哨兵”体系;从池黄高铁、杭温高铁、梅龙高铁等相继建成通车,到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高质量发展的成就,融入人们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获得感中。日子有奔头,生活有劲头,阳光洒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让无数人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让无数人成就美好幸福的生活。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幸福的生活,体现在顶层设计中,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落实到日常生活里,是一日三餐的柴米油盐、社区学校的琅琅书声、开在家门口的老年食堂、拎包就能入住的长租公寓……这些是家事也是国事。在全局上擘画,在细微处推进,把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悠悠民生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老百姓的需求从来都是实在的、具体的。新的一年,新的进发,我们要一起努力,以有干劲、有奔头的工作激情,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让“过上幸福生活”的动人篇章越写越精彩。(文/戴治国)
- 政务中心的“衣帽间”缘何好评如潮?2024-07-16
- 着眼全局 着手细微 真正解决民之“急难愁盼”2024-01-27
- 鲁网论见|让两会“呼”声托起民生“稳稳的幸福”2023-03-11
- 铁路调图绘就民生新图景2022-12-31
- 聊诚评|心系“民生小事”,勇担“国之大者”2022-12-21
- 答好“创新”这张“必考卷”2022-12-14
- 听“民生”之意 解“民生”之困2022-10-19
- 加压奋进“走在前” 勇做时代“答卷人”2022-07-07
- 做人民信号“接收器”2022-05-07
- 悠悠民生情 洒满基层路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