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 当以“三万里”的脚步追寻心中的“长安”
在这个暑期,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收获了较为突出的口碑和15.7亿的票房,影片以诗人之名、诗歌之美贯穿大唐盛世的气象万千,唤起人们心中的记忆。“长安”象征的是理想,而“三万里”则是追寻理想的旅途,“长安三万里”则象征着一个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作为青年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奋楫笃行、建功立业,跨越“三万里”,奔赴心中的“长安”。
以“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的初心,奔赴一心为民的“长安”。杜甫半生颠沛流离,却始终忧国忧民,他的诗“见众生”,尤其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用三吏三别诉说了太多劳苦民众的辛酸泪。《梁家河》书中提到,“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扎根群众,才活得充实”,这为青年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青年干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像种子一样深深扎根泥土,心中有民、行之为民,多到田间地头、企业一线、社区院落中走一走看一看,练就“铁脚板”,当好“勤务兵”,倾听百姓声音,以真心换民心,以真情聚民力,实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景。
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奔赴志存高远的“长安”。当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时,那震撼之音,与诗人们驾鹤飞天、扶摇直上相得益彰,展现出诗人不断追求理想的卓越精神。“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大学生运动员们挥洒汗水,以超越自我的精神展现体育界“后浪”们的强劲实力,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追逐梦想、奋勇拼搏青春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青年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展现担当作为,用青春热血在乡村振兴征程上实现人生价值;在科研攻关的最前沿,青年们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刻苦攻关,在科研之路中谱写人生华章。青年干部当志存高远,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和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争当新时代的奋进者、建设者、开拓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唱响不负伟大时代、无愧人民期盼的青春之歌。
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意志,奔赴不畏挫折的“长安”。高适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参加科举却名落孙山,寻求举荐又没有门路,并没有自暴自弃,用十三年时间完成逆袭,成为大唐唯一一位以军功封侯的诗人。困难总是在愈挫愈勇者面前低头,成功总是属于百折不挠之人。年轻干部要提高抗压能力,传承敢打胜仗的精气神,延续骨气、志气、底气,坚持在磨砺中成长,在磨砺中强化意志。无论身处何种逆境和险境,都要自强不息,不畏挫折,不能因为一次结果不如意或一次失败就怨天尤人、患得患失、一蹶不振,做“躺平式干部”。要学会将挫折作为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将在挫折中积累的经验当作“财富”,练就强劲的抗打压能力,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昂扬风貌。(文/周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