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模式中书写诗和远方新篇章
2月17日,2023年全国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启动仪式山东分会场活动在济宁举行,文化“两创”网络主题宣传首站行进式采访同步启动。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要更好地推动“两创”建设,讲好新时代山东文化故事,就是要深挖山东文化富矿,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着力打造“文旅+”模式,积极打造释放旅游经济新动能,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山东当前和未来文化传播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旅+互联网,给游客带来新体验。近年来,山东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两创”发展新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足以给游客带来新鲜感,对此,山东构建智慧文旅平台,打通数据孤岛,强化资源统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切实促进旅游质效双升。孔子博物馆里,30多米数字动态长卷活灵活现,游客可以点击、聆听孔子故事,这便是文旅+互联网最直观的体现。
文旅+品牌,打造山东专属名片。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对于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都十分厚重的山东来说,“一山一水一圣人”着实不足以成为山东景点的缩影。山东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的启动,把文旅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进行培育打造,亮出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的蓝图,将全省16个地市全面覆盖,将山东更为全面的展示给大家,不仅提升山东文旅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更激发了山东的文化自信。
文旅+传承,传播山东优秀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根本,是静静流淌代代相传的血脉。当下,旅游已不仅仅是为了换一个地方欣赏风景,更是为了体验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山东通过举办一系列富有山东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以文化为抓手,以旅游为引擎,探索出一条传播山东优秀文化的特色之路。“文旅+传承”模式的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赋予文化以新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供精神食粮。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文旅融合是当前和未来文化传播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要坚持以埋头苦干的作风、艰苦奋斗的担当,全力推动“文旅+”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将传统文化写进旅游地,在“文旅+”模式中彰显山东文化自信,书写诗和远方新篇章。(文/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