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线资源融合,客货运输能力提升
自2022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首次调整新一年度的旅客运输运行图,届时增开旅客列车96对,货物列车65对。此次调整是为即将到来的春运做准备,更是对列车开行结构的不断优化,将有力促进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区域间的融合。
此次调图既是对新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对既有线路的结构优化,不断加深地区间全方位的业务往来,有效促进铁路在发挥交通运输大动脉的核心作用。
开拓新线资源,为铁路运输注入新活力。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也是联结中老友谊的桥梁。随着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以铁路促产业,旅游为先导,极大促进中老铁路在交通运输的主干作用,以此相应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惠及铁路沿线经济带,发挥着新线资源的先行优势。这条被赞誉为“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在空中”的跨国铁路,一季度正式运行图开启后,极大增加客货列车的开行数量,满载客货的跨国列车也在这条满腹生态长廊的画卷中徐徐展开。除此以外,京港铁路新通道纵深中东部地区至广深两地区,加开列车48对,通过增开列车以及延长区段有效推进高铁运输能力的提升和充分利用,进一步增强中东部地区和南部口岸的互联互通,加深区域间往来。列车加开后,较既有列车在时间上的缩减,有效提升客货列车的运营效益,为经济的发展增添一份时空增速的新动力。
优化旧线资源,提升铁路运输能力。通过对14条既有普速线路增开35对动车组列车、优化列车运行路线,达速运行南宁至北海路段,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开南广、贵广线3对动车,为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铁路保障,有效促进国内、国际贸易双循环和贸易畅通。此次调图,不断挖掘既有线路的潜力之时,合理地将普速线路和高铁列车有机融合,更好促进列车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人力、物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让旧线资源在时空维度获得新的生机与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公益慢火车线路也在时代风向标的指引下一往无前,推进公益慢火车的设备改造,提高边远山区的服务水平,在促进公益慢火车迈向新征程之际,赋予了既有线路新的意义与生生不息的希望。
列车调图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是唤醒铁路发展方向的新动力,每一次的调图都在为列车运行注入新的活力。调图,应时而变,不变的是中国铁路致力于日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决心和提升旅客运输服务的内生动力。(文/任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