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跟着“慢火车”看“扶贫之心”

2020-08-21 10:5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名为《慢火车向着小康开》的图文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文中的“慢火车”,是指穿行于各偏远地区和山区的公益性列车,是乡亲们的致富车,孩子们的求学车,更是铁路人的使命车。这些“慢火车”几十年的来来往往,见证了沿线经济社会的可喜变化,更见证了致富奔康的奋斗岁月。 

  “慢火车”凝聚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慢火车的公益性标签,也恰恰诠释了这一要求。几十年从未变过的票价,是考虑到贫困地区群众的收入状况而做出的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增设的牲畜拴挂处、改造的大件行李车厢,是考虑到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需要而做出的人性化“改变”;允许在列车上进行的农产品交易买卖,是因地制宜开发的移动式“小地摊”。 

  “慢火车”体现着“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的扶贫初心。“慢火车”途经地区大部分环境恶劣、地势险峻,高山大川、山岭重丘,它的建设和维护更耗费了中国铁路人几十年的奉献和付出,使外国专家由衷赞叹,而我们的脱贫攻坚事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和铁路人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无畏品格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更是我们的扶贫初心。 

  “慢火车”强大着“全民脱贫、扶贫扶志”的扶贫信心。“慢火车”穿行的地区,大部分是脱贫攻坚战中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但现在,我们可喜地看到“慢火车”成为老乡们“致富”车的同时,也成为了孩子们的“校”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扶贫扶志,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就是我们的扶贫信心! (文/吴静杰)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