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尝试“日间手术”省时又省钱

2014-08-03 11:08:00 来源:中国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为缓解大医院住院难、床位紧的顽疾,北京多所三甲医院开设日间病房试点“日间手术”。白内障、胆囊结石、肿瘤化疗、部分整形外科手术、疝病手术等均可在这样的日间病房内完成,对病人来说省时又省钱。(8月11日《北京晨报》)

  “日间手术”其实就是门诊手术,做手术的患者不需要住院过夜,随做随走,患者只需遵医嘱在家服药,并按时到医院换药、拆线。很多类似的案例显示,其实不少手术是可以在门诊完成的,不一定非得过夜住院。但现实并非如此,有调查者曾发现,20年前在门诊能做的常见手术现在普遍遭到冷遇,惨淡“经营”,到了医生不愿做、患者不知晓的地步。

  而今,北京这些三甲医院又再次推出这种医疗服务,应该怎么看?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对患者而言,这种“日间手术”是好事物,能够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根据四川成都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提供的数据,门诊手术中心运行后,至少可以为病人节省11%的医疗费用,主要是住院床位费和药品费。但一个好的东西,为什么却遭遇漠视?或许是利益分配机制决定了一切的结果。

  首先,因为以药养医和以检查养医成为主要的营利渠道,而并非是医疗服务质量。以广东为例,一个市级三甲医院的专家号不过是4元,省级三甲医院不过是7元。病人住院,才能增加更多药物和检查的销售量,这种运营机制导致了收住院成为本能的选择。

  其次是医保的问题,现行政策规定:患者只有住院才能享受报销待遇,如果未办理入院手续,手术是在门诊做的,患者只能使用个人账户支付手术及治疗费用。在这种经济根源下,很多患者也更愿意住院了。

  最后是规避医疗风险的问题。医患关系紧张,门诊出现的医疗意外往往被视作为不可原谅的错误,意外发生在医院住院部则显得天经地义。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很多原本可以在门诊做的手术现在也被建议入院做。

  这种“日间手术”能够被接受的关键在于,确保医疗质量。想要让门诊手术和住院手术的病人得到同等的医疗服务,这就需要医院对两种渠道的建设一视同仁,通入同等的医疗资源,健全管理机制。但无论如何,尝试“日间手术”具有进步意义,深信这种医疗模式未来能够回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责任编辑:鲁珊珊
新闻关键词: